(二)经济制度
白马人传统的经济制度延续至1956年时已彻底解体。
千百年来,白马人梦寐以求的温饱问题已成历史。
白马人用跳朝格这一形式来祈求神灵保祐其五谷丰登的终级诉求已经达到。
因此,白马人用跳朝格祭祀并对神灵提出经济上的愿景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
1.经济制度已经解体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白马地区的民主改革全面胜利完成,建立在传统封建制度基础之上的土司番官头人制被彻底消灭,与土司制相适应并在土司制度祐护下的传统经济制度也随之解体。从此,白马地区进入了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其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包产到户,乡镇企业,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等由中央政府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国策与大政方针都无一例外地在白马地区实施与推行。
一言以蔽之,白马人的经济制度已与宋元明清及中华民国时期的传统经济制度迥然不同了。
2.温饱问题已经解决
如果只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人类社会的终极诉求无非就是生存与发展。人类对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温饱。设若用这一最基本的要求来对相对而言的原始、落后民族进行评判,那么,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就意味着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易言之,对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人群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人权”确实也就是生存权。
白马人跳朝格的终极目的或曰基本诉求,是撵鬼驱邪,求神保祐,而求神保祐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繁盛。令人欣慰的是,白马人这一最基本的渴求,千百年来都未曾得到彻底解决,但是,却在解放后由共产党解决了。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初,政府就向白马人无偿的提供了良种、良畜等用以发展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同时还直接地提供了大量的成品粮,以救济处于困苦中的白马人。
其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相应提高,国家每年都向白马提供大量的“返销粮”,以解决白马人的吃饭问题。因此,即使是在饿死了很多人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白马也没有饿死一个人。
从1998年开始,国家在白马地区推行“退耕还林”政策,从此,白马人开始过上了不种地也有饭吃,并且还比过去吃得更好的美好生活,不仅如此,还吃的是由国家直接从外地运来的质量可靠的大米。
从1950年开始,国家就以宪法的形式将白马原始森林的所有权规定为是国有资源,并开始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同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绝不允许私人不经批准地砍伐林木。
从1980年代开始,白马人就成规模的开始砍伐森林,以卖木材来发财致富,一些白马人靠卖木头过上了他们的祖辈们连想都想不到的富裕幸福生活。
从1990年代开始,在白马地区又大搞旅游开发,一些白马人又富上加富,过上了更加幸福、也更加富裕的物质生活。
至于那些既没有当上国家干部,又没有能力伐木砍树,同时还没有办法搞旅游经商的普通白马人,由于有国家政策的扶助(如退耕还林、各种救济、补贴等)也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酒喝,有电视看,有麻将打,有电脑用,更有时间玩耍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生活,即使是解放前的土司、番官、头人们,他们也从来就没有享受过,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素来就体质强壮的白马人,也和当代中国不少的城市居民一样,患上了痛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等被称之为是“富贵病”的疾病。这在旧时代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白马人的传统社会,是“希望温饱型社会”,是祈求神灵赐予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理想型社会。对白马人来说,由于生存环境的自然条件太差,交通运输原始,技术粗糙落后,社会超级稳定,思想观念固化等原因,白马人的温饱问题的彻底解决始终只是一种希望。为了将解决温饱这种希望变成现实的温饱型社会,白马人就以每年跳朝格这种形式来祈求神灵保祐,以期实现其理想,但是,这一诉求却始终都没有真正的长时段的实现。现在,白马人的这一诉求却变成了现实,并且还超过了温饱所包含的层次。不但如此,这种温饱型社会的存在时间还绝不是一年,存在的广度也不是一户,存在的质量亦不仅仅是吃饱和穿暖,而是时间已经长达三代人,范围惠及每一户,生活质量(指卡路里消耗、人平收入等指标)已超过了当地的汉民族。
因此,白马人的跳朝格,早已失去其长期存在的经济性诉求的基础,仅仅是以一种历史的惯性而残存着。况且,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白马寨子都已经不跳朝格了。这些不跳朝格的白马寨子,仅就物质的消费而言,当地的白马人生活得同样也很幸福,甚至比仍在跳朝格的寨子还要幸福一些。但是,事情的另一方面却是,在这些不跳朝格的寨子里的各种矛盾也更为复杂,其人际关系已与相邻而居的汉族几无差别了。
作者:曾维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