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斌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江油 621709)
摘 要 本文从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意义、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来阐述。从文化的分类来看,主要从精神文化方面论述了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 融合发展模式 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 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2011-07-27
作者简介 唐之斌(1963—),男,四川剑阁人,讲师,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和教育原理。
融合发展模式是根据系统工程的理论,对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等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持续繁荣的现实道路。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区域文化是指按照地域界定而出现的文化类型,是某一地区囿于地理环境和民族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貌。我国的区域文化是在长期大统一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具有区域地理环境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的发展依赖民族文化的发展。
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是近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热点,科研成果丰硕,也较深入。然而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怎样使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两者结合起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是国内学者探索较少的一个新领域。
一、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的意义
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上,是新农村建设的直观形态,包括牧区和农业区两部份。我省牧区主要分布在甘阿凉三州,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的意义在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生态环境,使牧民结束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走现代化牧业的发展道路,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农业区定居点建设主要分布在都江堰经汶川,北川、平武至青川等地,建设的意义是实施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灾后重建,使该区域由传统农业转向以乡村旅游为主,发展林业和现代农业的新兴产业结构;使人们通过发展当地特色资源,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什么是乡村旅游?所谓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性”景观为旅游资源,以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市场,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求知、探索奥秘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旅游形式[1]。可见,乡村旅游概念包含乡村地区和乡村性两个基本要素,而乡村旅游的内涵又包括乡村性、文化性、生态性和体验性等方面。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首先是发展新兴产业。新农村建设中将分散的人口聚居在一起形成新的村、寨,这就要在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逐步、全面推行现代农牧业,仅此还不够,还要开发新的产业,其中最佳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其次是发展农村经济。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后是解决农村就业。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为农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使部份农村人口可以在当地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
(四)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是融合发展模式的核心
融合发展模式就是要探索出适合四川民族地区社会持续繁荣的现实道路。社会繁荣的表现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其中文化是根本。一个地区文化的持续繁荣必须是民族文化与区域共同发展的结果,也是融合发展模式的核心。这就须要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须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融合发展模式中的民族文化
在融合发展模式中,既需要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但又要传承其特征,使民族文化得以弘扬,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才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较为先进的观念是综合创造观,其内涵是“首先,综合创造的前提是要肯定自己民族的文化,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其次,历史传统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起点,综合创造离不开对历史传统的综合与在此之上的创造。最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要综合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民族主体精神的民族文化”[2]。用综合创造观进一步使古老的东女文化、口述历史的羌文化等在传承其特征的同时得到发展。
(二)融合发展模式中的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又称地域文化,只有当某一区域的文化达到成就上的一致性,在此地域上出现整体性的文化系统和文化结构时,真正的区域文化才算形成。区域文化是依据人类自身活动而形成的文化集结划分的,是由经济方式、地理环境、制度文化、人文功能结合的产物。在四川的区域文化就是巴蜀文化,属于南方文化区系,形成于方国时代。四川的民族文化在历史上是巴蜀文化和藏族文化影响的结果,所以具有过度的性质。从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来看,主要是藏族、彝族、羌簇、白马藏族等民族文化与巴蜀文化这一区域文化相互影响。
(三)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既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又是区域文化的特色所在;区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它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而生,相互促进;部份与整体;对立统一的关系。“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伴生、相互促进,全球化程度越高,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真所谓‘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正是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伴生的辩证关系,不断赋予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以新的内容,塑造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景观”[3]。
三、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对立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凸现了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冲突,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特质,往往采用保守的方式,不与区域文化交流,将自身封闭在特定的地理环境。这样自身的民族特质是保留了下来,然而不能与区域文化进行交流,文化发展的进程受到限制,白马藏族文化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文化相对民族文化而言代表强势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向民族文化渗透,促使民族文化发展,只有民族文化发展了,区域文化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出现了渗透与反渗透的现象,就形成了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对立。
(二)民族文化的边缘化现象
民族文化的边缘化是指民族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被区域文化同化、丧失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最终被区域文化所取代。民族文化边缘化的主要表现:民俗节日日渐冷落;民族艺术生存危机;文化产品呈西风强劲;生活方式趋于西化[4]。我们在对藏族、羌簇、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中发现,多数不会本民族的语言,究基原因是父母从小就没有教,也没有多少用途。因此,他们难以担当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任务,这样民族文化只能靠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来传承,其结果是加快边缘化趋势。这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趋于边缘化现象的民族的高度重视。
(三)民族文化的消失现象仍然存在
(四)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民族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粗放性开发。忽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配套设施不足;服务落后、管理混乱。二是过度性开发旅游资源。忽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大兴土木,建园造景,技术化、人工化痕迹明显,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破环。三是加速民族文化的边缘化。忽视民族文化的特点,追求现代时尚和大众化,导致民族文化的边缘化现象加剧。四是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旅游宣传只顾广告效应,忽视民族文化传统(如婚俗文化现象等)。五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重开发轻保护现象。
(五)民族地区定居点选址存在的问题
民族地区定居建设本身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在选址上没有科学依据,这会在自然灾害面前造成更大的灾难。北川县的吉拿羌寨从整体规划和民族风格来看效果都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但在选址上就存在严重的问题。这里山高坡陡(坡度为80—90°),如果发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融合发展模式中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对策
(一)融合发展模式是解决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对立的有效策略
融合发展模式是使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在发展中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调发展,而不是将两者整合。既不是只发展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也不是由区域文化同化民族文化,而是区域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带动民族文化按本民族的特征向前发展,同时提供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援助,使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民族文化的发展,本身也是区域文化发展的一部分,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互补和互惠关系。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赋予原有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动力的有层次性的互动过程。文化融合的方式和途径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文化适应和外来文化本土化;文化的转型[5]。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是解决民族文化边缘化现象的主要措施
在四川民族地区有特征鲜明艺术。有丹巴有保存完好的古石碉群、土司官赛和独特的藏族民居等建筑文化,被誉为石砌建筑的典范,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构成了美丽的山水画。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藏族和羌族的锅装舞蹈,具有浓郁的藏族礼仪舞蹈的风格;彝族舞蹈具有独特的舞蹈语汇和鲜明的风格特点;扎坝人的“经舞”等)。还有神秘的宗教,如教派齐全的藏传佛教,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哪吒文化著称的道教。更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扎坝人有奇特的婚俗——走婚等等。
(三)政府主导抢救性保护“濒危”民族文化
(四)开发旅游资源是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内在动力之一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国家有发展战略,省政府有方案,州政府有行动,县有开发措施,乡政府带领乡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针对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政府主导,开发特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来与国家级自然风光旅游(如亚丁等)相配套,形成一个由不同级别,层次和类型构成的旅游网络,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
乡村具有“原始、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不仅契合了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和愿望,而且也满足了现代旅游者对不同民族文化特征探索的好奇心与感受。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充分挖掘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至关重要。在特色旅游的发展中,针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较为有效的发展模式是“前台、帷幕、后台”模式[6],能够切实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
(五)民族地区定居点选址既要体现科学发展水平,又要体现中国特色
选址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将中国的本土文化——风水学思想运用其中,将定居点与自然山水融于一体;将民族特色与现代科技融于一体。这种融合发模式成功的典范有。今后在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的选址上要充分考虑到四川是泥石流多发的区域这一自然环境特征,尽可能建在较为开阔的地方,让地震灾区不再受到其它自然灾害的威胁。
五、结语
融合发展模式是解决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民族文化只有不断总结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使之在发展中保持其特色,并主动适应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才能得到发展,否则将被边缘化或同化;区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得到民族文化的支持,并促进民族文化按自身的规律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玉霞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构建[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121
[2] 张国栋巴登尼玛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J]贵州民族研究2010.3:50
[3] 姚登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4.28
[4] 项国雄 熊斌中西文化交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传播 2007.3 :17
[5]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38
[6]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 2006.2:4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编号:LY10-3)成果,课题负责人:赵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