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的风采
一一文县档案局馆积极建设县区域特色文化档案
作者: 谭 兴 菊 谭 昌 吉
县区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在一县的大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中,己达成人们的共识!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下,坚持特文化发展道路中,志士仁人的焦距已走进了档案文化领地。文县档案局、馆的档案赤子走下神坛,掲开尘封,不负重望,以鲜活面目,展现着档案文化的风采。
白马文化与档案文化的交响曲
民族文化是县区域文化中的明珠。中国西部的文县、平武、九寨等县居住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活化石一一白马人。历史悠久,特色着著,尤其在地域、遗传、民俗、语言、信仰、婚丧、服饰和遺传基因、文化特色,颇具独特,有神釆,有魅力的地域文化。中央民委认可为“白马人” 。专家学者界定为“中国白马人” ,构成了白马文化。
白马人的研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档案人利用档案资源参与这一大的课题研究,1989年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上刋发了《白马人论稿》,1990年获甘肃省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一等奖。之后又在《中国档案报》发稿《档案重塑白马人》、《白马文化散记》、《白马人面具舞》等。近来在《中国民族宗教网》上刋发《中国白马人研究档案》、《文县历史沿革(新版)》、《白马人土司制度》。在宣传宏扬白马文化中,为刘启舒先生主编的《文县白马人》一书供稿,原档案局长李小安主稿《白马人组歌》等等。中国白马人的舞蹈《池哥昼》在兰州中国艺术节上演出获奖,並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名录。文县成功举办过二次中国白马人艺术节,档案局长周琳娅参加了这些活动,拍摄了很多珍贵照片珍藏馆中。馆内专门开辟了“白马文化” 档案征集收集活动,现有照片一千余张,文集十多种,档案百余份。进而组编白马人文萃,为白马人“申遗” 工作创建文化资源。
语言是亲切的。白马人有独特的语言,极其丰富,学者界定为超出藏语支语门巴语与藏语之间的差别的独立语言,学者从白马语中析出三千多词、单元音13个、鼻化音8个;与藏语二千多词比较:同源词556个,占27.1%;异源词1495个,占72.9%。(摘引《白马藏族族属问题研究集》)文县档案局馆将利用声像档案优势,永久保留下来,遗传千秋。
白马文化,已构成了一个熣灿绚丽的态势,荧屏、舞台、画报、大型书刋,也飞升海内外。利用档案文化永久芬芳白马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文化的传承和脉动亟需档案界的整合。当今一个白马文化与档案文化的交响曲,正在这里进行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