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论白马人白鸡翎帽饰的由来、意象及其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2013/10/13
阅读:3937次
 
权新宇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政史系,甘肃 成县 742500  
 
摘要:白马人以白雄鸡尾羽为帽饰之行为属民间习俗。自然,其解释权在民间。而白马山寨现存的关于白鸡翎帽饰由来的各种口传文本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民间话语诠释,其折射出白鸡翎帽饰的由来与战争的内在关联。透过白鸡翎帽饰的表层,实际上白鸡翎帽饰也负载着信念(致祥辟邪的吉物、英雄和救命恩人之深层意象)与社会功能(社会角色标识、族徽和审美)的双重使命。
关键词白马人;“沙嘎帽”;白鸡翎帽饰;口传文本;意象;社会功能
 
白马人四季着装不一,一般穿自织本色麻布配以彩色边幅的长衫,男装为白色和青色右开襟长衫,腰系有长方形铜牌的皮带;女装为彩色连衣裙,胸戴“鱼骨牌”。无论男女老少,均头戴自制的盘形圆顶荷叶边纯白羊毛毡帽,白马人称其为“沙嘎帽”。在这种白色毡帽上还有一些其他装饰物,但在每顶“沙嘎帽”上,有一样东西不可少的,那就是插在帽顶侧的白雄鸡尾羽。白马人为何要以白雄鸡尾羽作为“沙嘎帽”的帽饰?白马人以白雄鸡尾羽为“沙嘎帽”帽饰的行为属民间习俗,自然其解释权在白马山寨。本文拟以白马山寨流传的几则口传文本为突破口来探究这一问题。
一、口传文本:白鸡翎帽饰由来的民间话语诠释
白马人把白雄鸡奉为神鸡,人人见而生敬,男女都戴“沙嘎帽”,上面插有白雄鸡尾羽。不论在田边地头劳动,还是在外做客,歇息时都把“沙嘎帽”放在洁净高处,忌讳外人随意戴或辱没羽毛。白马人的为何要插白羽毛?白马人为什么如此敬重白羽毛?尽管白鸡翎帽饰的由来在文献和文档资料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在白马民间却通过老人代代相互讲述的方式形成了关于白鸡翎帽饰由来的各种口传文本。虽然从理论上,民间传说的记忆文本是民众的民间解释,其事实的真实缺乏信度,但尽可能收集多个流传较广的文本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意义畸变,并加以比较,可使传说的记忆文本透露出来的意义真实更具有可信度。纵观白马山寨,关于白鸡翎帽饰由来的民间话语诠释有如下两种典型的口传文本:
版本一:相传很久以前,官兵时常侵扰白马人山寨。为了自卫,白马人自建武装,由头人统领,自制棍、刀、矛、箭等武器,与官兵交战。有一天,官兵又攻打白马山寨。他们浴血奋战了三天三夜,因寡不敌众,由头人统领逃到白马坡。所有人疲惫不堪,以酒解疲劳,醉后倒头便睡。约三更时分,官兵追来。这时,逃难时带来的一只白公鸡便不停地叫鸣,唤醒了头人夫人。她听到远远追来的官兵队伍,急忙推醒头人说:“官兵追来了!”头人叫人唤醒了族人,组织白马人转移逃难,在树林中隐藏起来。官兵赶到后,白马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四处查找不见影子,只好收兵而去。白公鸡叫鸣,帮助白马人逃过了一劫。白马人感念白雄鸡的这一功德,后来组织了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将这只白雄鸡放生,并命令白马人家家养白鸡,人人在帽顶上装饰白雄鸡尾羽。从此,白羽毛成了白马人的一个重要标志,那里有白马人,那里就晃动着白羽毛。[1]82
版本二:据大俄止波讲:“我们是氐族的后裔。我们曾经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三国时氐族很强大,氐人也很聪明,吸收了汉人很多好东西。汉人进蜀之后,一直撵我们,有一天把我们撵到了江油一带的树林里。我们太困了就睡在林子里,白天听到鸡叫醒来发现汉人还在后面追,但是我们实在跑不动了就躲在林子深处,从此就这样子呆了下来。那时候人们都以为我们氐族灭绝了,听说很多书上也没有写后来氐族是咋的样。其实我们很顽强地活了下来,今天的白马就是古时候的氐人。说起来帽子上插这个鸡毛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我们为了保存下来这条命,就想了个办法是分头跑,为了不跑散了就每个人头上插根鸡毛,见着戴鸡毛的就知道是自己人。后来便养成了帽子上插白雄鸡尾羽的习惯,也是为了不忘记那段历史。”[2]甘肃文县铁楼藏族乡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入贡山班保林所讲:“我们头上戴的沙嘎帽插白鸡羽,最初是在打仗中作为辨认自己人的标记。我们白马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受了太多的战争,有民族与民族的战争,也有反抗统治者的战争。在战争中,白马人在帽子上插一支白鸡羽毛作为标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便于凝聚队伍,防止误伤。”[3]81
以上关于白鸡翎帽饰由来的各种传说所构拟的历史,属于美国人类学者凯斯指称的“民间历史”。虽然传说和历史属于两种不同的话语类型,但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从记忆过去的层面看,传说和历史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一个是“说”出来的,一个是“写”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上口传文本也是白马人对其生存史的记忆。这些集体记忆折射出了处于华夏边缘的白马族群在实际生存中遭受的战乱之苦。无论是在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白雄鸡拯救了白马族群,还是在战争中头插白雄鸡尾羽以区别敌我,白马人在“沙嘎帽”顶插白雄鸡尾羽均与战争有直接关联,即战争中的需要产生了白马人在“沙嘎帽”上插白雄鸡尾羽的行为。白雄鸡尾羽做帽饰的民俗现象,其实也反映了白马人感恩的心理诉求和自我认同的民族情感。正是这些情感和口传史合乎逻辑的诠释了白鸡翎帽饰的由来
二、吉物·英雄·恩人:白鸡翎帽饰的多维意象
恩斯特·格罗塞曾经说:“原始装饰的起源和它的根本性质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作为一种有实意义的标记或象征,即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鸡翎不仅仅是装饰物,更多的是帽饰的背后表达一定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冒饰(白鸡翎)和口传文本(关于白鸡翎冒饰的民间传说)集合的符号性纽带的背后深深地蕴藏的较为明显的事实真实和意义真实。而这些事实真实和意义真实均借助于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一般而言,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在民俗事项极为常见。正是象征手法使民俗事项得以世代相承,从而形成民间信仰。就其实质而言,“这种信仰,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具体物象派生出来的一种意象;然后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即所谓象征功能,最后转化成为民间信仰,即俗信。”[5]1如果说,白鸡翎帽饰的具体物象是白雄鸡尾羽,那么,白马人以白雄鸡尾羽为具体物象派生出来了那些意象?
意象一:致祥辟邪的吉物 华夏先民,自古就有崇尚白色动物,视其为祥瑞的观念。如《尚书大传》卷四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抱朴子》亦云:“盖白雉之所出,周成王所以为瑞者,贵其所自来之远,明其德化所被广,非谓此为奇。”《魏略》曰“文帝欲受禅,郡国奏白雉十九见”。据《花镜》摘“鸡,一名德禽,一名烛夜,五方皆产,种类甚多,……雄鸡角胜,目能辟邪,其鸣也知时刻,其栖也知阴晴。又具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6]89清褚人获在《坚瓠集》也说:“六月二十四日为清源妙道真君诞辰,吴人祀之,必用白雄鸡,不解其故。及阅陈藏器《本草拾遗》云:白雄鸡生三年者,能为鬼神所役使。”《神异经》亦摘:“东方有人长七丈,头戴鸡,朝吞恶鬼三千,幕吞三百……。著名道教人物陶弘景《真诰》言:“学道山中,宜养白鸡白犬,能辟邪灵。” 而《太平御览》引陶弘景云:“裴真君好养白鸡,名白精。学道之士或居山林,此可以辟邪。”这种观念在白马人文化中也有遗存。据甘肃文县强曲白马人余林机所述:“白马人尊崇白色,把白色东西当作吉祥物。禁忌坐在白石头上,禁忌猎杀白色动物,如熊猫、白羚牛、白锦鸡和鸽子等。把白马、白狗也看作吉祥物,不得伤害,饲养白马、白狗、白牛、白鸡、白鸭作为镇邪之宝。”[7]81白马人的麻昼”(“十二相”傩舞面具)中就有鸡神面具。在每三年的“霞道”(汉语:大祭)白马“耶西拉莫”(汉语:白马老爷)等诸神时,均要跳“曹盖”祭祀鸡神归山。据说这是白马人跳“曹盖”的最高层次和最隆重的仪式。
意象二:英雄的象征 白雄鸡尾羽是白马武士的标记,也是其英雄武勇的象征。自古鸡就是英雄武勇的象征。鹖马鸡勇猛好斗,早在汉代就有将其尾羽装饰武将帽盔以示英武的记载东汉的虎贲中郎将,要以“鹖羽”做冠饰《古禽经》云:“鹖冠,武士服之,象其勇也。”《山海经·中山经》中说:“(辉诸山)其鸟多鹖。其注云:鹖似雉而大,青色有毛,勇健斗,死乃止”。曹操《鹖鸡赋》序,“鹖鸡猛气,其斗终无负,期于必死,今人以鹖为冠,象此也。”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褐马鸡“齐觅食有被侵者直往奋斗,虽死忧不置”。在白马族群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四川平武县祥述家寨李老师讲述:“大约在明清年间,我们的祖辈们居住在绵阳、江油一带,那时我们人少,土地又少。为了争地盘,汉人把我们从江油一带撵到了火溪沟。我们的祖先连夜进入火溪沟后迅速侦查了地形,发现这里有一个叫鬼门关的地方,非常险要,易守难攻,可以抵御汉人的追杀。于是,我们守在了鬼门关抵抗汉人的攻击。当时我们从上面往下打,汉人则从下面往上打,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最后由于汉人用的是火枪,在武器上占了很大优势,一直把我们打到了今天的王坝楚这个地方。当时就在我们一逃再逃,无路可逃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中站出来一个英雄,他对大家说:‘别跑!谁跑就打死谁,我们已经从绵阳、江油跑到了王坝楚,还要跑到哪?’大家听了他的话,开始和汉人拼杀,结果打退了汉人,最后在王坝楚定居了下来。由于当时和汉人拼杀时那个英雄穿着白衣白裤,戴着白色的毡帽。但人们觉得仅是白色的毡帽不够好看,便在上面插了一根鸡毛。从此为了纪念这个英雄,白马人的毡帽上都要插上鸡毛,鸡毛就是英雄的标志,也是我们白马人的标志。”[8] 
意象三:救命恩人  在甘肃省舟曲县博峪乡有一座山名曰鸡公山,其得名于一个白鸡公救人的传说。相传,鸡公山的得名,是因为在千年前博峪村曾遭遇过一场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眼看村民就要被活活饿死,这时飞来了一只白鸡公,连鸣三声,天空顿时倾盆大雨,从此以后,博峪村再也没有天灾了。[9]3四川平武县祥述家寨子也有类似的传说。据祥述家寨子白马人杨其讲:“传说以前我们白马人的大本营在江油的石马坡,后来诸葛亮要我们让出一箭之地,也就是他射出一支箭,箭落在哪我们白马人就搬到哪,他(诸葛亮)事先先叫一个士兵悄悄地把箭插到现在我们白马人住的地方,于是我们只好搬到这个地方来了,到了明朝的时候,王玺也就是修报恩寺的那个人派兵追杀我们白马人,于是我们白马人就跑到王朗保护区的牧羊场那个地方的一个石崖里躲了起来,当时我们白马人就剩两口人了,他们躲在石崖里面睡着了,追兵已经知道他们躲在哪了正在往他们这里赶过来,还好就在当时一只白公鸡鸣叫,叫醒了他们,他们才躲过了被杀绝的命运得以发展壮大,所以我们现在的帽子上都要插白色鸡毛。”[10]
综上所述,尽管白鸡传说在白马山寨的版本不同,但其基本的主题是一致的,即在战争中族人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白雄鸡救了白马人,给了他们再生的机会,白马人感念白雄鸡的这一功德,在“沙嘎帽”顶上装饰白雄鸡尾羽以示纪念,以显示白雄鸡为救命恩人。除此之外,白鸡翎帽饰在白马族群文化中也是致祥辟邪的吉物和英雄武勇的象征。
三、社会角色标识·族徽·审美:白鸡翎帽饰的多重功能
社会功能一:社会角色标识文县志·番俗:“文番即氏羌遗种昔年赦书乡居多雍正八年(1730) 改土为流谓为新民已与汉民无异。……富者衣服与汉同贫者衣服五色不穿中衣戴毡笠如盖以鸡翎插之其旧俗也性喜斗,……不著鞋袜赤足可行千里夜则籍草以卧不用被褥其妇女积羊毛为褐衫镶边大领束以带宽八寸耳坠大银环重两许不梳髻帷结辫以珊瑚玛瑙诸珍络之性复嗜酒喜歌信客筋不饮即跪唱番曲必饮而后止。”[11]成书于乾隆二十六年( 1761 )的《皇清职贡图》中也说:“男帽插鸡翎……番妇以布抹额,杂缀珠石,衣五色褐布缘边衣”[12],这是清朝最为鼎盛时期对白马人服饰的记载。据《皇清职贡图》汉文图说:“松潘镇龙安营辖象鼻、高山等处番民。象鼻、高山、黄羊关等寨,本吐蕃裔,与松潘平番族同类。……番人戴毡笠,插雉羽,著缘边布褐衣,褐带,革履……。番妇辫发挽髻,裹以绣巾,项垂珠络,着缘边长衣,或五色相间,多跣足,颇勒纺织,虽行路亦手捻毛线。所食荞子、青稞之属,无贡税[13]315这表明,自清初至清末,男子头戴毡帽、帽插鸡翎,女性辫发盘头并且缀以珠石,并在头上包布帕。这是清代文县白马人的基本服饰特点。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沙嘎帽也不再是白马男子的专属品。[14]40如“新县志”[15]956,特意说明节日期间“姑娘和青年除衣色鲜艳之外,头上戴白色沙嘎帽……左右两边绣鸡爪花,前绣扇子花,帽前插上锦鸡毛和白鸡毛,银耳坠,手腕戴银镯”。可见,白雄鸡尾羽作为帽饰至少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无明确的性别区分。据笔者观察,现在“沙嘎帽”上插的羽毛根数任随性别而又区别。一般而言,白马男子头插一根,女子可以插一到三根。且插羽毛的根数还暗示着已婚还是未婚:插一根表示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插两根表示已婚,插三根表示没有嫁人。但现在,白雄鸡尾羽更多是起装饰与美观作用,可以随自己心意插两到四根。(见 图3、图4)
社会功能二:族徽 众所周知,服饰自诞生起,不仅有保暖和审美功能,也有标志作用。首先是各氏族部落成员穿着相同的服饰,以作为这一氏族部落成员的共同身份标志,这是社会成员群体之间的区别,且“具有向心排异的族徽符号功能。”[16]176 从白马人的日常和节日期间的着装来看,也是如此。见下表。
甘肃陇南文县白马人节日与日常着装对照表

村寨名称
节日着装
日常着装
薛堡寨
番鞋、沙嘎帽
以汉族服装为主
寨科桥
五彩服、沙嘎帽等
传统服装
案板地
沙嘎帽、鱼骨牌
沙嘎帽、鱼骨牌等传统服装、
枕头坝
百褶裙,沙嘎帽、鱼骨牌
短装,也有藏服
腰坡山
五彩服、沙嘎帽
男穿便服,女穿长单衫
夹石山
白马服装
五彩服、沙嘎帽等民族服装、
立志山
五彩服
长衫短掛
入贡山
沙嘎帽、鱼骨牌
沙嘎帽、鱼骨牌等传统服装、
强  曲
番鞋、沙嘎帽、鱼骨牌
年轻男女多穿汉装
麦贡山
沙嘎帽等传统服装
多数男青年着汉装
中岭山
沙嘎帽等传统服装
传统服装、沙嘎帽,百褶裙,鱼骨牌
阳尕山
沙嘎帽、鱼骨牌
长衫短掛

从12个寨子男女日常和节日着装的对照来看,大多数中年男女日常多穿着白马便服,也有汉、藏服装,均比较简单,而且,白马人日常便装已基本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仅从穿着打扮上已很难辨认他们的民族属性了。但在节庆活动中,白马人均要穿上传统的白马盛装参加。届时男女都喜欢戴以白雄鸡尾羽为帽饰的“沙嘎帽”,女的胸挂“鱼骨牌”。可见,白马人的着装呈现出多元文化混融与彰显本民族文化个性的双重价值取向。造成这种现象的的理由有二:一方面,白马族群杂居于汉、藏和羌族的多元文化交汇地带,加之汉、藏族文化相对强势,因而,其文化极易受影响,体现白马族群外部特征的表层文化丧失得较快。其结果是白马人与汉、藏和羌族之间的共同性在逐步增强。白马服饰汉化、藏化现象正是这一共同性逐步增强的逻辑结果。但另一方面,面对这点,族群都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来保持本民族的内部认同。构建族群认同边界的需要驱动了白马族群选择了作为其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白鸡翎帽饰。因而,白鸡翎帽饰对于白马族群认同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白鸡翎帽饰是白马族群重要的象征符号,是白马人认同的标志之一,也是白马族群与汉族、藏族相互区别最直观的表征。它具有双重作用:对外,它有着区别他族的作用,而对内,它则是白马族群认同的标志,有着凝聚白马族群力量的重大作用,是白马族群的族徽,强化着白马族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鸡翎帽饰对于历史上就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的白马人,其意义就在于充当了传播与传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无疑是对本民族文化特质的集体记忆。
社会功能三∶审美功能  博厄斯在《原始艺术》中说:“追求艺术的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甚至可以说,原始艺术中,许多人已经明显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的后人敏锐得多,强烈得多。”[17]可见,无论在远古还是现代人们都离不开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驱动。而以羽毛为头饰,也是人类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驱动之下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如《晋书·肃滇传》:“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新唐书· 北狄传》说黑水靺鞨“插尾为冠饰”,天启《滇志》卷三十:“窝泥……棺无丧,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泣忽饮。”《云南志略· 诸夷风俗》说澜沧江畔的朴子蛮有“首插尾”的装饰。白马人的白鸡翎帽饰也不例外。如据李老师讲述:“大约在明清年间……由于当时和汉人拼杀时那个英雄穿着白衣白裤,戴着白色的毡帽。但人们觉得仅是白色的毡帽不够好看,便在上面插了一根鸡毛。从此为了纪念这个英雄,白马人的毡帽上都要插上鸡毛,鸡毛就是英雄的标志,也是我们白马人的标志。”如班保林所述:“我们头上戴的沙嘎帽上插白鸡翎,最初是在打仗中作为辨认自己人的标记。后来人们发现,戴上白鸡翎人显得更加英俊、更加精神,插白鸡翎便逐渐成了日常的装饰。”白马的头上插一支挺直的公鸡尾羽,表示心要直,人品要好,用来代表勇敢和刚直白马女的头上插白雄鸡尾羽表示其纯洁、温柔和美丽。
可见,白鸡翎帽饰白马人感受美、体验美之后的一种反映和最直观的表达,是各种情感、思想、价值观的浓缩、凝聚和积淀,具有很强的艺术品性。白鸡翎帽饰白马人从实用主义和审美角度选择了它,经过长期继承和发展,以约定俗成的惯例,达到人们对实用价值和审美观念的继承。
 
参考文献
[1]邱正保,张金生,毛树林,主编.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调查资料卷)[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82.
[2]苏晨.夺补河边有人家——白马人族群认同的建构与变迁[J/OL].http://www.touding.com/member/user.asp?id=701151&ty2011-4-7.
[3]邱正保,张金生,毛树林,主编.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调查资料卷)[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81. 
[4][]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M]//[]恩斯特·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平:商务印书馆,1937.
[5]叶大兵.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及其意义[J].民俗研究,1994(3):1.
[6]金宝忱.民俗事项中的鸡崇拜[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4):89.
[7]邱正保等.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调查资料卷)[G].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81.
[8]苏晨.夺补河边有人家——“白马人族群认同的建构与变迁[J/OL]. http://www.touding.com/member/user.asp?id=701151&ty2011-4-7.
[9]李青.白马与藏羌汉文化比较——博峪村调查纪实[J].艺术研究,2006(3):3.
[10] 李新建,罗建生.白马藏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和社会文化变迁的实地调查——基于平武县白马乡祥述家寨子的田野调查[R].重庆: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08.2009-03-12 /2011-4-7.
[11]苏晨.夺补河边有人家——“白马人族群认同的建构与变迁[J/OL]. http://www.touding.com/member/user.asp?id=701151&ty,2011-4-7.
[12]江景瑞.文县志[M].1702(清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13]傅恒.皇清职贡图[M].扬州广陵书社,2008:315.
[14]王希隆,赵雨星.清代以来甘肃省文县白马藏族服饰演变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40.  
[15]文县志编纂委员会.文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7:956.
[16]杨鹃国.符号与象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76. 
[17][]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M].金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Discussed about the white rooster tail feathers hat’ decorations and its origin, imagery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Baima Tibetan nationality 
QUAN  Xin-yu(Politics and History Department of Longnan Teachers College   Chengxian Gansu 742500) 
Abstract: Baima Tibetan groups regard white rooster tail feathers hat’ decorations as a folk custom.  Naturally, the right of the explanation is the folk.  However, the fortified mountain village of Baima Tibetan nationality existing on white cock feathers hat of the origin of the various oral legends of this issue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rights, which reflects the origin of white cocks feathers hat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l war. From the folk legends and the surface of white rooster feathers hat, in fact, it represents the folk beliefs that is a lucky object of delivering luckiness and counteracting evils and deep imagery of heros and saviours. It also represents social functions including social role identification, clan emblem and aesthetic.Key words: Baima Tibetan nationality; “Shaga hat”; white rooster tail feathers hat’ decorations; oral legends; imagery; social function 
作者简介:
权新宇(1975),男,甘肃两当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斯兰教史及白马人民间宗教和族群问题。
电子邮箱:quanxinyu2006@163.com.

版权所有©白马人网www.bmaren.com      蜀ICP备17025892号-1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白马人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