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高山戏文化与古氐羌文化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5/8/27
阅读:2212次
 
  作者:袁长流
(甘肃武都区 746000)
 
 摘要: 从民族、民俗的角度,探究对高山戏文化与古氐羌文化的再认识。从古氐羌文化和白马藏族文化的角度探究高山戏的诸多文化基因,是很科学的途径,也是很有意义的学术探索,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求证,寻找更多的、有力度史料、证据,以期探究高山戏的民族历史文化根基,弄清高山戏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底蕴。
关键词:高山戏;古氐羌;武都;崇拜;迁徙;脸谱;服饰
 
      高山戏同其它中国戏曲一样主要是由民间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所以说起它的起源,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说出它具体起源于何时,因为中国的戏曲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孕育才形成的。关于高山戏的起源,已有学者进行过有益的研讨,提出过颇具启发意义的见解。但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研究尚有待深入。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对高山戏文化与古民羌族文化的渊源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进行考察认识,以求有助于对高山戏起源及其文化底蕴的深入探讨。
 一、高山戏的孕育形成与古氐羌人      按《华阳国志》记载,高山戏的孕育形成地“武都”作为地名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约在秦朝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武都道,在这段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氐羌白马族部一直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居民。谭继合在《成都古为巢氏民族居住地续说》一文中考证,今西北藏族语言中,称村、街、都市为“都”,而这一带恰好是古氐羌民族聚居的地方。罗卫东先生在此佐证上论证:“武都”应该是当时用汉字记下的古氐羌族语言,是其自称。汉族在用汉字记音是,考虑到氐羌民族的特征,即“迫近戎狄”,修习战备,尚气力,以射猎为生(《汉书 ∙ 地理志》),“古为用武之国”(《翰墨大全》)等,所以写作“武都”。据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大全》载:古代有姓“武都”者,为氐羌族姓,分布于甘肃地区。《武阶备志》中记:自仇池政权灭亡后,氐(羌)人其种人留居武都者,有苻氏、杨氏、窦氏、苟氏、毛氏诸巨姓......迄今千年余,至今不绝。”在当今武都区北峪河流域柏林乡苻家坪、苻家塄、杨家庄、马街镇窦家山等地,以其姓氏为地名,以上诸姓居民几乎全村都是,极少其他杂姓。
      高山戏孕育形成地今陇南市武都,汉代以前氐羌民族活动的范围“北不过渭水,东至嘉陵江,南至四川平武、青川,西至四川松藩,而白龙江、西汉水流域是其中心腹地。魏晋十六国时期,氐羌族后裔所建的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宕昌国、阴平国五国之中武都国的建地白崖,就在西和与武都交界处,即高山戏的流传地区。”中国著名民族学专家童正恩先生说:“氐和羌原来可能是同一种民族,所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往往氐羌并称。”《山海经 ∙ 海内经》载:“伯夷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学术界也大都认为氐与羌二者同源而异流,主要依据是氐、羌都出于姜姓,出于炎帝,属同一源流,其后则分属不同的族系。现今存在于高山戏孕育诞生地-----武都的民俗文化现象与四川阿坝等地羌族民俗文化现象极为相似,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亦不分氐羌,二者并称。
二、高山戏孕育形成地古氐羌人与白龙江、白马“藏族”之得名      经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古氐羌人由原来的中心腹地向外迁徙,范围达及今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其氐羌族之类繁多,而以居于今陇南地区的白马族势力最为强大,“白马”很有可能就是这支氐羌人的“图腾”,其部族人亦以此自称。《后汉书 ∙ 南蛮西南列夷列传》载:“自冉尨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白龙江古时因氐羌人聚居而称“羌水”,后来白马国所在地境内“宕昌出骏马”,而又“马高八尺为龙”,高八尺以上的白马即可称“白龙”了,由此推论,“白龙江”即是源于该江流域为氐羌白马部族人聚居而得名。现在生活在四川、甘肃省文县一带的白马藏族被列为待识别民族,在历经千年的民族、文化的融合后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究其本源他们就是古氐羌白马部族的后裔,笔者大胆认为,为区别于四川地区的羌族,称他们为“白马氐族”未尝不可。
 三、高山戏流行地与古氐羌白马部族的崇拜      氐羌白马部族的崇拜为原始多神崇拜,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白马老爷”为其最高崇拜。在高山戏流行地武都北峪河流域,古氐羌白马部族后裔聚居地多出建有“白马爷”神庙,在武都区柏林乡苻家坪河对面就有一处白马爷庙,马街镇青崖底下村建有白马神庙,每年农历六月三十由当地祀公(主持祭祀的人)打羊皮扇鼓唱神歌赞神(除白马爷之外,还有山神、水神、土地神等),赞神程式中还有保持着原始气息的“大傩(当地方言音同大路)”仪式,祀公的扮饰为头部前额戴用纸叠折成山形(通常为三角形),象征山神,后脑是折成如叠扇子似的纸饰,戴上后在跳摆中酷似马鬃一张一扬;祀公脸部有用赤色画成的一道道条纹,额部两眉之间点有“马王爷三只眼”的斑点,高山戏丑角的花脸也有此特点。
      关于氐羌白马部族的崇拜,最具特色的是白石头崇拜。《华阳国志》载:“......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庸赁自食,夏则避暑返落,岁以为常,故谓之作氐、白石子也”。刘珠先生校注云:“羌人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他们的先祖与强大的戈基人作战,因得到神的启示,用很坚硬的白石为武器,才得以战胜敌人。羌人为报答神恩,奉白石为最高的天神”。有关氐羌族部的白石崇拜,还有一种传说是:“远古时候游牧的氐羌族部,他们中有的支系渐渐迁徙,为了以后回去不止迷路,他们便在所经过的每个山头或岔路口的最高处,放一块白石作为路标。这样,白石头就成了氐羌先民的指路石标记。”在现在的四川羌族地区,人们将白石置放在房屋的最高处,而在高山戏流行地武都白龙江、北峪河流域,人们崇拜白石与四川羌族不同,其特点为不置放白石于屋顶供奉,而是特别敬畏白石,具体表现在修房建屋从来不用白石,就连埋在地下的石墙地基也不用一块白石,否则会激怒神灵,引来雷神遭雷击电劈。崇拜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象,一旦形成后,往往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同是氐羌后裔聚居地的四川、甘肃武都、文县等地,在白石崇拜上表现出极大地相像性,这种文化基因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氐羌白马部族不仅崇拜白石,还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吉,以白色为善。表现在服饰上,无论头帕、羊皮坎肩、腰带、绑腿,都喜用白色。在高山戏的诞生地武都区鱼龙镇上尹村,每场高山戏演出前,都要用白色的狮子接神。常言说:青狮白象,民间社火表演中的狮子是青色的,我们常见的狮子形象是棕色的,对第一次见到白色的狮子我也感到很诧异,但没有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是偶然的,它都是历经长期沉淀的,罕见的高山戏接神白狮和白狮舞就是古氐羌白马部族白色崇拜化石般的遗风。
 四、高山戏脸谱与古氐羌人的“纵目崇拜”
      高山戏祀公与丑角脸部所饰的独特条纹不仅体现了古氐羌人白马崇拜有关,还与其纵目崇拜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高山戏脸谱中祀公、旦角表演时在脸上多画赤色条纹,尤其额部两眉之间必缀一显眼的竖画斑点,民间称其为“马王爷三只眼”,他们认为那一点是第三只眼,这是古氐羌人的“纵目”崇拜现象遗存至今的表现。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它必然与其他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由古氐羌人一支迁徙至四川的藏人部落,也有“纵目”崇拜的风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四川境内一些藏人部落的男子,额部正中有一类似眼睛的饰物,竖着的,有点像二郎神的形象。而帮助李冰治水的灌江口二郎神,据《史记》记载,则正是一个氐羌人的形象,还被供为戏神。
       中国的世俗社会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俗语,讲的就是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这一现象。二郎神,民间戏班供奉的一位戏神,他怎么成了戏曲的神灵了呢?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写了一篇《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为海盐腔艺人所供奉的戏神清源师所写,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戏神的文献记载。文中提及“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灌口县二郎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诸生诵法孔子,所在有祠:佛老氏弟子,各有其祠。......”这段文字对于解释高山戏的程式渊源有很重要的意义,讲的大概意思是说修建清源庙的原因,同时也破天荒的把“清源师”这位戏神与儒教的先师孔子、佛教的佛祖和道教的神邸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这就对高山戏中“走印”程式中出现“佛法僧宝”字样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多种文化相容并存的现象。汤显祖上文中记述的清源师就是二郎神,他是灌口县(今都江堰市)人,由于他做人讲究德行,所以大家喜欢他。他喜欢演戏,并且教会别人也以演为乐,后来人们就把他作为戏神供奉了起来。这个二郎神是不是《西游记》里的那个二郎神呢?是不是也许都不重要,我们从中体会的是高山戏文化与古氐羌人的“纵目崇拜”文化的同源关系。高山戏脸谱中的“马王爷”三只眼与古氐人二郎神的三只眼其实指的也是同一个问题,即古氐羌人崇拜白马爷,三只眼就是期冀能和上天通灵的“千里眼”。至于高山戏尊李文忠为“福神”,可否尊氐人二郎神为戏神?可不可以也许都不重要,我们能够从中体会探究高山戏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带来的无尽趣味性就行了。
五、 高山戏流行地神话传说与“池歌昼”面具和三星堆人像       高山戏流行地武都地区民间神话传说“三重人”的故事说:天地间有三重人,第一重人是指节人,身体瘦长似指头;第二重人事是立眼人;第三重人是横(xue)眼人。三重人中,第一二重在地下,我们第三重人在地面上。当地人们常说:过去的立眼人兽面人心,现在的横(xue)眼人是人面兽心。还说:横(xue)眼人的心不足,挖(攀的意思)到天上还嫌低。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神话传说中,透露出了高山戏流行地与古氐羌人文化极其重要的信息。高山戏流行地武都地区民间神话传记述的正是已被历史湮没的古氐羌人形象。上文已论证,甘肃省文县一带的白马藏族,究其本源他们就是古氐羌白马部族的后裔,他们现存的“池歌昼”面具所呈现的特点是纵目(斜目)大耳,大眼高鼻。“三星堆”------金沙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大量青铜人像与现在的大多数四川人的面貌很不相同,大异其趣,但与高山戏流行地武都民间神话传说“三重人”中地底下消瘦如指头,立目(斜目)突兀的指节人和立眼人和“池歌昼”面具所呈现的特征极其吻合。“三星堆”青铜人像大而斜形呈突兀状的眼与“池歌昼”面具眼的造型一致,可见是古氐羌人的形象。为何这样推断?一位地质学家说:从《华阳国志》记载中,可以得知当时吃的盐是用当地的岩石和土壤熬制而成。他是研究地质的,他们地质工作者认为当时沿江的古生代的浅变质岩缺少碘元素,人像眼睛突兀,脖子粗大,身材消瘦,正是碘元素缺乏的甲亢人群的表现。
      后来的氐羌人活动地域扩及甘肃、青海、陕西、四川、新疆等地,活动地域扩大了,吃的盐含的碘多了,也就再也看不到“纵目”的记载了。在高山戏流行地武都白龙江、北峪河流域,旧时人们吃的盐从当地的岩石和土壤熬制,至今被外地人取笑打谑为“武都的土盐客”。
     由此可见,高山戏文化与古氐羌文化(包括三星堆文化、白马藏族文化)呈互相呼应、互相映衬、互相吻合的状态。探究高山戏与古氐羌文化的渊源关系,就必须要从世局在这块地方的先民及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化中去挖掘,不能简单地就一事论一事,就一物论一物。
 六、高山戏服饰文化与古氐羌后裔服饰文化
       作为反映生活的高山戏,其服饰受历史、文化的制约、影响,有其独特的形制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讲,他是古氐羌氏族历史上服饰的镜子,是古氐羌服饰文化与汉族服饰文化、中国戏剧服饰文化相结合的交叉的边缘产物。从广义上讲,高山戏的服饰包括各个演出程式中的所有服饰,祀公舞、把式舞、丑角、旦角、剧目人物的服饰均属此范畴。服饰具有民族性,以其重要、独特的结构样式和艺术特征,从一个重要方面体现民族的风格、习俗和文化特征,而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民族往往是古代许多部落或氏族长期融合而成的。高山戏孕育、流行地的古氐羌氏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前后与我国西北、西南各地一些部落、土著长期交往、分化、融合,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这一点具体表现在高山戏服饰文化与古氐羌后裔服饰文化的相似性。
高山戏丑角、旦角的服饰具有“可舞性、装饰性、程式性”等戏曲服饰的三大审美特征,基本上是肥腰、长袖、大襟,而具有这一特征的服饰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还得从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古氐羌服饰中去寻找他的印迹。在石寨山战国至秦汉时期墓群出土的青铜人物像图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服饰各有不同,其中一部分辩发者,其服饰特点是男女均梳双辫,均穿袍式衣服或毛皮披风,头部有发饰。辫发是氐羌人的发型特征。《三国志 ∙ 魏书  乌丸鲜卑夷传》记载:“氐人......其俗......及羌杂胡同......皆辫发。”这些图像是古代氐羌部族南迁和广泛分布而留下的历史文物。高山孕育、流行地作为古氐羌先民聚居地,其服饰特点被很好的遗存下来,高山戏丑角均梳留双辫,身着白羊皮坎肩,手执牛尾;旦角亦梳双辫,也有盘发发型。据古代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的证明,四川、青海、新疆等地也是氐羌人活动生息的地区,历史上甘肃、青海等地氐羌部族与西藏土著之间的迁徙和文化交流非常繁盛。可以断言,现在藏族服饰中存在着诸多古氐羌文化的元素符号,这也可以印证为什么高山戏服饰与藏族服饰之间有某些相通、相同之处。
     史载:春秋末有名的氐族先祖无戈爰剑的第四代发展为许多部族,其中唐旄戈及无戈爰剑之孙印(音仰)进入了青海西南(今玉树州)和藏北羌塘地区,发羌(发读“拨”)约在公元160年左右进入西藏雅砻地区,牦牛羌、越羌进入岷江、大渡河和云岭金沙江流域,白马种广汉羌进入白龙江(又称羌水)流域。参狼种武都羌也进入了白龙江流域,无戈爱剑的另二孙忍部和舞部留在渭水一带。从汉代到魏晋,中原有氐羌部族不断迁徙,其中白马广汉氐羌之后迁至四川松藩,参狼种武都羌之后裔参狼氏迁至川北、甘南。
      氐羌人在西北所创造灿烂的远古文化的情况已被甘、青一带挖掘的无数新石器、金石并用时期的文物所证明。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有它的时代延续性,也有它的区域文化的共融性,所以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服饰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同时在同一地区的民族中,又可能找到服饰的相同之处。古氐羌族后裔的服饰,有他们在自己生活的文化区域内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精神意义的文化特征,因此在邻近高山戏孕育形成地的甘肃文县、甘南、四川等地的藏、羌族服饰文化中,可以找到与高山戏服饰文化极为相近的服饰基本形制和文化符号。
     以上从民族、民俗的角度,从历史渊源、图腾崇拜、脸谱特征、服饰文化等方面来探究对高山戏文化与古氐羌文化的再认识。我认为,从古氐羌文化和白马藏族文化的角度探究高山戏的诸多文化基因,是很科学的途径,也是很有意义的学术探索,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求证,寻找更多的、有力的度史料、证据,以期探究高山戏的民族历史文化根基,弄清高山戏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底蕴。
主要参考文献:
①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版。
②顾颉刚著:《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徐万邦、祁庆富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孙红霞编著:《民间戏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⑤常璩(Qu)撰《华阳国志》,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
    ⑥罗卫东主编:《陇南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⑦曾礼主编:《武都县志》。
⑧雷晓明主编:《新世纪的彩虹—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学术交流论文集》,红旗出版社,2003版。
⑨邱正保、张金生、毛树林主编:《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⑩张惠中整理提供:《文化陇南》武都高山戏专号,第24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都高山戏学术研讨会部分专家、学者、高山戏研究者发言摘录》。
⑾尹利宝著:《武都高山戏起源探析》,2010年8月发表于《甘肃文苑》 。

版权所有©白马人网www.bmaren.com      蜀ICP备17025892号-1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白马人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