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哈南寨:美丽“乡愁”活态传承——文县传统村落哈南寨村保护打造工作纪略
发布时间:2016/1/5
阅读:1257次
 

记者 董超

 
 

    “三街九巷纵横交错,一十三座古楼气势恢宏”,说的就是甘肃文县石鸡坝乡哈南寨村昔时盛景。哈南寨毗邻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是文县四大边寨之一,该处曾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繁衍生息的遗迹,迄今约有40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官方一直在此设寨屯兵戍守,是抵抗外敌入侵的重要隘口,明代建有规模较大的王镇寨。村内有东南西北四座主要楼子,还有西京观、南佛寺等古建筑群落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魅力独特。2012年12月哈南寨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近两年来,文县整合各方面资源,全力保护修缮历史遗迹、古建筑,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巨大成绩。
    保护古时遗迹  诠释“乡愁”
    对于在外地成家立业多年的女青年小郭来讲,乡愁就是在家乡——哈南寨村的楼子下慢慢走过,就是和乡亲们一起来一段土琵琶弹唱,就是加入“夜春观”的队伍在寨子里巡演……
    “变化太大了,四个楼子修缮一新,和小时候看到的几乎一样。西京观、南佛寺也得到原样保护与修缮。村内道路巷道全部硬化了,还栽上了绿化树。”今冬回家的小郭,对一个崭新家乡的“旧时面貌”发出了啧啧赞叹。
    去年以来,按照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提出的“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方便群众、有利于发展产业”的要求,当地政府利用危房改造和古村落保护契机,邀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制定出台了哈南村传统村落保护建设规划方案,按照“修旧如旧”和“最小干预”的原则,在尊重村民意愿前提下合理规划,对当地古建筑、古楼、寺庙、祠堂等古遗迹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整体原貌维修,并在保持村落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街道、门楼、民居进行修缮和打造,以多样化途径留住活态古村落。
    目前,哈南村中街改造仿古民房53户,安装仿古窗子109面、仿古门280面、仿古木栏杆481米、安装斜屋面小青瓦1266平方米、吊檐板1129米、屋顶木条装饰577米;修建垃圾池1个,安装垃圾箱60个,修建文化广场1处,完成安全人饮工程,对200多户危房按照土灰色墙格调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原有建筑风貌,做到“修旧如旧”。
     传承民俗文化  看见“乡愁”
    在妥善打造传统村落原有风貌的同时,调动各种力量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看得见的“乡愁”。
    一直致力于搜集整理琵琶弹唱、“夜春观”等民俗文化的学者王玉贵拿出一叠厚厚的手稿,介绍说:“我已经整理几乎全部的曲目,还谱写了一大批新的曲目。”
    村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文化广场,组建的琵琶弹唱队,参加千人琵琶弹唱世界吉尼斯记录现场展演。
    目前,文县已经制定了《哈南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任务书》,完成了西京观、南佛寺等13座古楼和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摸底,撰写了《对哈南村文化资源的调查与思考》,对17项文物文化资源、4项民俗文化资源和3项民间文艺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建设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撰写了《哈南寨历史沿革初探》,为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奠定了基础。积极配合央视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哈南村》。
    发展致富产业 留住“乡愁”
    在哈南寨传统村落保护和修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时,当地政府通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壮大富民产业,让群众留下来、富起来,取得了可喜成绩。
    郭三元老大爷今年60多岁,家里有一套古老的木头榨油设备,一人多粗的圆形实木,通体呈现古铜色的黝黑,见证了几百年斑驳时光的侵染。这成为来村里观光的游客争相观看的“景点”。给人们介绍时,郭大爷总说,“爷爷的爷爷手里就有了。”目前,村上发展小旅馆、小餐馆近20家,排演琵琶弹唱剧目10余出,小节目5个,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通过精细化管理,保证油橄榄果品质和产量双丰收。”村里的油橄榄种植大户刘凤平近段时间一致在田间地头做着管护工作。哈南寨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油橄榄等特色富民产业,完成后山产业路11公里,建成了秦家坝1000油橄榄示范园,引导群众种植花椒3150亩、核桃980亩。
    现在,有了多种致富的门路,许多原本要出外务工的群众留在村里,有的成立和参加了各类合作社,搞起了种植和养殖产业,有的参与了家乡的建设。
    今年春天,乡、村干部发动带领群众栽植生态林达21万株。这将为哈南寨这个传统村落披上绿色的外衣,实现生态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
    “山更青、水更绿、人居环境更加优化、生活更加殷实、笑容更加甜美。”新的“乡愁”在人们心里开始生发新的意境。
    “文县有四个传统村落:石鸡坝乡哈南寨村、铁楼乡入贡山村、草河坝村和石门沟村案板地社。在传承、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即要保留传统村落的‘旧貌’,又要提高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让浓浓的乡愁得以延续。”文县县委宣传部门主要领导如是说。
 

版权所有©白马人网www.bmaren.com      蜀ICP备17025892号-1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白马人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