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试评《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
发布时间:2021/6/21
阅读:721次
 

作者:康·格桑益希   格桑梅朵

 

 

摘 要: 本课题研究项目是四川音乐学院自“5·12”①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四川北川羌族文化、平武白马藏族 文化遭受重创,为了抢救、保护羌族和白马藏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而承担的 2007 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科研 项目。经过课题组历时近四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传统民俗艺术的综合开 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开拓性的实践之路。 

关键词: 川北羌族; 平武白马藏族; 传统民俗艺术;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J6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172( 2014) 02 - 0097 - 08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承载积淀了数千 年的四川北川羌族文化、平武白马藏族[2]文化遭受 重创,许多羌、藏文化的传承人遇难,大量的民族民 俗文物被损毁,原生态文化栖息地和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习所被毁,其村落建筑文化、服装服饰文化、 “释比”[3]信仰文化、自然生态环境聚居地遭受了重 创,整个川北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民俗文化面 临消亡的边缘。若不及时采取相应保护抢救措施, 古老的川北羌、藏传统民俗文化就有消失的危险。因此,抢救、保护羌族和白马藏族传统文化,尤其是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音乐歌舞、羌族服装服 饰、挑花刺绣艺术,羌族舞蹈艺术,羌族、白马藏族的 声乐,白马藏族㑇舞[4] 文化等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 用,成为我省高等艺术院校和从事民族艺术研究的 教育工作者、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由此,在 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和学院的重视下,从 2007 年开始 即展开了对羌、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与 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并以《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 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为课题研究申报项目,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柴永柏教授为课题组负责 人,钟茂兰教授、范朴教授、范欣副主任、孙洪斌教授、张雪娇博士、王超博士为成员的课题组。该课题很快被批准为 2007 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科 研项目( 编号: 07DG33) 。 

立项以来,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院系 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四年的共同努力,取得 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发挥出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四 川川北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民俗艺术的综合开 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探索出了一条 具有开创性的实践之路。 

一、课题研究目的明晰 

民俗即约定俗成的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 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衣、食、住、行 的生活文化,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 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形成、扩布和演变; 与民众日常生 活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则成为规范 人们语言、行为的基本力量,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 文化创造成果的重要方式; 其内容形式多样,它包括 方言、习俗、礼节、建筑、宗教、祭祀、婚丧嫁娶等。为 了遵守这种习惯而创造出来的、寄托着美好愿望的 作品,即为民俗艺术。

地处四川川西北高原上,以“尔玛”“尔麦”[6]自称的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被学界称 为中国乃至世界民族史研究的“活化石”。羌族有 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极富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艺术,是西部人文地理版图中 独特而有代表的文化种群。羌族最具代表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有: “释比”文化、白石崇拜[7]、羱羝崇拜[8]、 雕楼建筑[9]; 羌笛[10]、羌族多声部演唱和诸多史诗为 代表的民间音乐、文学; 以及以羌绣[11]、羌历年[12]、瓦 尔俄足节[13]瑏瑣等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民俗节 庆活动。另一支同样生活在海拔 2000 米高原上的、 独具特色的白马藏族,是位于汉、藏两大文化圈之 间,在自然生态相对脆弱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 渡带,并受生态型贫困制约的一个弱小族群,其宗教 与民俗文化信仰以自然崇拜、万物有灵[14] 为特色。古老的羌族和白马藏族是我国华夏大家庭的重要组 成部分,与其他民族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博大 精深的恢弘画卷。[15]

( 一) 保护抢救北川羌族和白马藏族传统民俗 文化艺术的紧迫性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川北羌族和平武白 马藏族的历史文化主要通过口耳传承延续。但随着 时代的变迁、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独 具特色的服饰、刺绣、音乐、舞蹈等传统民俗文化遗 产日渐衰落。民俗文化在整个文化生态圈中急剧锐 减。而文化的消失往往比一个物种的消失更可怕, 损失更惨痛,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文化殖民和以西方 强势文化为中心的文化统一体。因此,探讨两个民 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以此推 动全社会对于川北羌族、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民俗文 化艺术的关注、研究和保护传承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 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我国对物质文化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探索, 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正 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了依 法保护的崭新阶段。

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成 都市借助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契机发起了“灾 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四川音乐学院 课题组也及时启动了对川北羌族和平武白马藏族传 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性举措。

( 二) 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开发与利用的 途径

为保护和传承羌、藏民族传统文化,四川音乐学 院课题组曾先后两次到羌锋、罗布寨等地进行田野 考察,挖掘羌、藏民族传统民俗原生态文化艺术资 源,对羌族和白马藏族原生态的音乐、舞蹈、服装服 饰、手工艺文化和白马藏族“㑇舞”等多种文化形式 和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和有机融合,走访了王治高、班 文玉、杨汝等一批羌、藏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 对他们口头传唱的民歌的记录和整理,初步收集到 了一些羌、藏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使其免于面临消 亡之虞。同时,课题研究还扩展到羌、藏民族文化传 承人、民族服装服饰和挑花刺绣手工艺品,以及建立 传承保护工作的系统机制等方面。试图去寻求原生 态的民族地域特色、民俗文化浓厚的现代可持续发 展途径及传承方式,在旅游开发中强化地域及民族 民俗艺术,使其焕发出民族乡土文化新的艺术魅力。同时,根据民俗文化艺术资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去开 发具有地域特色或民族特色的系列化和多样性的民 俗艺术品,打造旅游资源地羌、藏民族文化的独特 性、唯一性、原生态性,从而促进羌、藏民族文化旅游 产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三) 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开发与利用的价 值意义

通过这种系统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逐步实现 民间传统民俗艺术传承的职业化,民族手工艺制造 的产业化、市场化,以及对传统民俗艺术形式传承保 护的系统化、特色化,最终让北川羌族和平武白马藏 族的乡土文化和民俗艺术得到延续和传承,以期探 索出一条民族传统艺术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新路 子。同时,还要对北川羌族和平武白马藏族音乐、舞 蹈及特色民俗文化艺术实行传统和民俗层面上的现 代还原,从而进一步对羌、藏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 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途径。 

鉴于当代城乡差距的加大和现代文明的冲击, 上述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已开始纷纷走出自己原来 的狭小生存区域,正面对着广阔的新空间。基于这 样的历史契机,课题以四川独具一格的羌、藏传统民 俗艺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深入和多视角的研 究,准确地找到文化输出的形态在贫困与落后、生存 与发展、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和 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空间,使北川羌族和平武白马藏 族乃至广义的少数民族民俗艺术都能在保留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同时,与时俱进的发扬光大。

 

二、课题研究方法科学

 

本课题研究方法科学,思路清晰,采用田野调查 的方法,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研究中強调对羌、藏传 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在社会实践中的开发 利用; 传统民俗特色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创新; 并重视 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人文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建树。

(一) 研究思路系统全面

对特色浓厚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发掘、 开发、利用,目前大多是依托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而 进行的一种商业性开发,很少有人从历史文化的延 续、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民族文化的发扬光 大、文化旅游业的合理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 性的系统研究。此课题研究则从川北羌族与白马藏 族音乐、舞蹈,服装服饰、挑花刺绣等特色手工艺传 统,藏族“㑇舞”艺术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有机 整合入手,通过对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音乐及原生 态音乐舞蹈艺术的挖掘、搜集、整理,提炼其独特的 文化元素与艺术特质,为该地区两个族种的传统民 俗文化艺术体系提供完整清晰的学术成果论证,并 力求在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之间找到某种契合点,有 计划、有目的地强化其地域和民族特色,进而为该地 区乡土传统民俗艺术的开发利用提供对策借鉴。

(二) 课题研究项目内容重点突出 

课题对上述羌、藏两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统民俗文化艺术在当代社会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 题,以及传统高度同质的社会所面临的分化加剧、利 益格局复杂化的挑战,急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调 节机制来寻求原生态的,且民族地域特色浓厚的传 统民俗文化艺术的现代可持续发展途径及方式。由 此,课题组在慎密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确立了此课 题的研究方案及重点研究内容: 

1. 羌族的服装服饰与挑花刺绣的保护与开发利 用; 

2. 羌族舞蹈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3. 羌族、白马藏族的声乐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利 用;

4. 白马藏族“㑇舞”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三) 课题研究项目方法注重实效 

羌、藏民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具有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艺术形式多样,涉猎面宽泛的特点,无论 是艺术学、音乐学、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相关人 文学科都与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息息相关。本 课题研究门类也展现了这一特定的羌、藏传统民俗 文化艺术的多元面貌。同时,历史悠久的羌、藏传统 文化作为民俗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是记录、探索、传 习羌、藏传统民俗文化的源泉,因而本课题研究上续 古老的文明风彩,下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传统民俗 文化艺术紧密相连,故研究成果既要体现传统骨脉 根系特质,也要体现发展中的时代面貌特征和当代 新时期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新思路,努力在当代新时 期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中开拓出一条可持续 发展的继承弘扬与发展创新之路。

 

 三、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此课题通过对川北羌族、平武白马藏族传统民 俗艺术的系统研究形成成果,以此推进全社会对于 羌、藏传统民俗艺术的了解认识、关注与热爱; 为羌、 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科学依据和发展创新、开发利用的参照模式,经过课 题组多年的艰辛付出,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 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课题研究共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7 篇,其中CSSCI 4 篇。课题研究论文分别从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的民 俗艺术,服饰与刺绣,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开发及 传承,白马藏族“㑇舞”的保护、开发、利用,桃坪羌 寨瑏瑦的建筑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 出版了《情系尔玛———首届中国羌族非物 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论文集》( 16 篇,主编 袭诊旭、林川,由南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 采集了北川羌族与白马藏族民间歌曲 56 首 

(四) 创作羌、藏原创歌曲 13 首 

(五) 编创了大学本科《羌族舞蹈教材》系列研 究成果文本 

1.羌族舞蹈女班教材文本; 

2. 羌族舞蹈男班教材文本; 

3.舞蹈本科教学中对羌族民间民俗舞蹈的研究 整理、提升与传承教材文本。

(六) 正式出版了羌、藏歌曲、歌曲光碟及光碟 数据

1.《甜甜的红樱桃》,柴永柏、文云英作词,孙洪斌、郑仁清作曲。汶川记忆: 汶川县“5·12”灾后重 建文学艺术精品奖获奖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年 5 月。

2.《我们永远在一起》,柴永柏作词,敖昌群作 曲,华人风采,2009 年 5 月号。

3. 出版羌、藏原创歌曲光碟及光碟数据。 

4. 四川音乐学院《原创藏羌优秀歌曲选》,文化 部《藏羌文化艺术保护与开发研究》川音课题组编 制( 2008 ~ 2011 年) 。其中由柴永柏、文云英作词, 孙洪斌、郑仁青作曲的原创曲目《甜甜的红樱桃》获 得由四川省文联、汶川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汶川县 ‘5·12’灾后重建文学艺术精品”二等奖之第一名。

(七) 编著出版学术研究成果专著 3 部

1.《羌、藏民间歌曲集 13 首》,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2012 年 10 月第一版。 

2.《四川音乐学院羌、藏歌曲创作集》,四川文 艺出版社出版,2012 年 10 月第一版。 

3. 舞蹈教材《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羌族舞蹈教 学教材( 本科)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 年 10 月第 一版。

(八) “感恩·奋进”大型舞蹈诗《震撼》和大型 交响音乐《生命》在京隆重举行 

作为本课题研究重要成果之一的以“感恩·奋 进”为题的大型舞蹈诗《震撼》和大型交响音乐《生 命》分别在 2010 年 5 月 12 日、5 月 13 日晚在首都 北京隆重举行,作品讴歌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万众 一心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表现出了四川 音乐学院师生和课题组遵循党的双百文艺方针,文 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神。 

1.“感恩·奋进”———大型舞蹈诗《震撼》进京 展演

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的“5·12”汶川大地震两 周年系列活动———大型舞蹈诗《震撼》于 2010 年 5 月 12 日晚在北京全国政协大礼堂上演。原中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国务院三局 局长张崇和,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姜怡,四川省人民 政府副省长陈文华等以及首都观众 1000 多人观看 了演出。此剧是一台反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大型 舞蹈诗,多角度、多侧面地撷取真实生活中的“经典 场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和表现方式,真诚地表 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生死观、道德观、爱情观和价值 观,塑造出令人难忘的群体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伟大品格和精神。

此剧由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教授、院 长敖昌群教授为总策划,李炜副教授为艺术总监,一 级编导李楠为编舞,白莉副教授为排演总监,四川音 乐学院舞蹈团 100 余名师生参演。全剧由 11 个段 落加一个“序”、一个“尾声”构成,总时长约 70 分 钟瑏瑧。《震撼》还在上海、广东、绵阳灾区等地巡演多 场,受到灾区人民和各级领导及群众的高度赞扬。 

2.“感恩·奋进”———大型交响音乐《生命》在 北京隆重推出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音乐 学院创作的、反映汶川“5·12”大地震的大型交响 音乐《生命》,2010 年 5 月 13 日晚在北京中山音乐 堂举行。《生命》由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 教授、院长敖昌群教授为首的川音词、曲作家们深入 灾区,深情体验,为缅怀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 讴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而创作出的优秀作品。 

音乐会在弦乐交响诗《安魂曲》中拉开帷幕,作 品以庄严、哀婉的情绪表达了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 深哀思。《生命》交响曲分为《殇》《疾·速》《大爱 无疆》《浴火重生》四个乐章,讴歌了中华民族自强 不息、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精神。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署长柳斌杰,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中国音协名 誉主席傅庚辰,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中央音乐学院 院长王次炤等领导及 1000 多名首都观众观看了演出。[18]

(九) 课题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9 项 

《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 用研究》成果丰硕,学术价值意义重大,社会影响广 泛。通过近四年的探索努力,成功地创作了一大批 羌、藏音乐歌舞作品,并在全国夺得了许多奖项。为 羌、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开启了 新的篇章; 也为羌、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的继 承弘扬与发展创新拓展出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1. 歌曲《羊角花开瑏瑩 》柴永柏、孙洪斌词,易柯、 陈万曲,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合唱作品比 赛优秀奖。 

2. 歌曲《好山好水好人间》,柴永柏作词,郑仁 清作曲,获 2010 年度“四川广播新歌征集评选活 动”优秀歌曲奖。

 3. 舞蹈《羌》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 民间舞群舞组作品银奖。 

4. 舞蹈《震撼》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 剧舞蹈诗舞蹈诗作品银奖。 

5. 舞蹈《震撼》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 剧舞蹈诗舞蹈诗表演银奖。 

6. 舞蹈《羌》获文化部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 赛群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组) 表演三等奖,李楠、白 莉同时获得园丁奖。

 7. 李楠作品《羌》获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 群舞民间舞院校原创教学剧目奖。 

8. 李楠作品《羌》获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 群舞组( 中国民族民间舞) 剧目三等奖。

 

四、课题研究学术价值意义重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 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领域。大 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代中国实现 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 久安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也 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 地的迫切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本课题 研究紧紧把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一主弦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一) 对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对民 族特色浓厚的民俗文化艺术的发掘、保护、开发是全 世界的共同话题。保护和开发藏羌传统民俗文化艺 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文化工程。本课题研究通过 对北川羌族与白马藏族原生自然环境、原生态的民 族文化和民俗艺术的综合考察和研究,积极倡导地 域性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与现代文明、国际规范运作 接轨,以促进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现代化生存。从 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和经济价值的利用 等方面,形成了对该地区乡土文化和民俗艺术的保 护、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科研成果,为北川 羌族和白马藏族音乐、舞蹈及特色民俗文化艺术的 现代化重建和羌、藏民俗艺术的保护与综合利用,提 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对策。这项科研成果得到当地 政府的积极肯定、专家同行的认可和群众的欢迎。同时,课题组通过田野调查和艺术实践,还总结出了 指导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四原则。 

1. 保持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原则 

原生态是指对象的“本真性”,即要保护原来 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口传心授、 约定俗成的活态文化,是其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发 展源泉。 

现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少,而其 流传方式又以行为技艺、耳口相传等动态方式存活, 使得保护的“本真性”原则存在诸多现实中的实施 难点。就目前来看,遏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假活 动是保护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首要问题。 

2. 坚持对民族传统文化整体性保护的原则 民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它 本身的存在形态是活性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强调对它进行整体性的活态保护,就意味着我 们要充分意识到民俗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 容和表现形式,且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保护 应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来保存其多样性与丰富 性,故整体性是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整 体性就是要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 内容和形式,包括传承人及其产生传统民俗文化的 生态环境。 

3. 坚守民俗传统文化的特殊语境原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最 深厚的骨脉根源,保留着形成其民族文化身份特有 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如羌族服装一 直保持着的长袍款式正是草原游牧生活方式的写 照。直至今日迁徙到南方后生产方式换以农耕为主 也仍未改变。在羌绣的图案中也一直保持有对羊、 火、白石、太阳的崇拜,传达出羌族先民的原始生存 观念。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着民间创造者的 鲜明个性。坚持解读其特殊语境的原则,做到认真 研究、辨识,保护才具有本质性的价值意义。 

4. 强化对羌、藏传统民俗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 下一代的发展。那些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物质 生活因提高而导致一些原有生存方式、生活环境和 古老文明衰变的思想是片面的; 这不符合少数地区 民众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要寻找一 条能与现实适应的发展之路。人是进行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体,忽视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 保护就会偏离正确的轨迹,传承就会出现断裂。保 护羌、藏传统民俗文化是长期的事业,是系统的文化 工程,保护的对象一经被确认,就应当长久地坚持下 去,并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中弘扬光大。我们要认 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 展”。

( 二) 对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在当代创新发展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羌、藏民族文化活动形成了 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创新趋势。这种以创新作为 发展主要动力的积极追求,是在羌、藏族民族文化特 有的大时代背景和大文化环境中发展出的一种客观 必然。这种时代和文化的外部条件中蕴含着许多新 因素,使得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也采取了创新的 姿态,以适应社会发展中的多元文化影响,并获得了 创新的成果。 

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对于羌、藏传统民俗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在经历 了“5·12”大地震的破坏之后显得更为紧迫和重 要,政府必须及时制定完善的法规和政策,要加强监 管力度,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避免保护开发时 腐朽有害的文化品及文化垃圾生根蔓延。保护开发 中要充分考虑羌、藏传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确保政 府扶持力度和政策落实到位,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 杠杆引进多种资源形式参与; 加强羌、藏传统文化的 产业化改造。确保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同 时,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避免过度开发而导致民族 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精华而日益艳俗泛滥,甚至一些 民族宗教信仰也为无所不入的市场所亵渎。要防止 开发商以商业利益为目的,打着保护开发的名义,标 新立异地制造一些劣质的、民族地区根本不存在的 假民族文化。虽然各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 的差异,但它们都有共同珍视美好的价值取向,不要 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盲目开发,致使地域文化扭曲退 化。 

2. 保护传统骨脉根基 

当代羌、藏传统民俗文化在创新发展的艺术取 向和审美追求上,首先是以传统为根基,在传统的脉 络上发展,由传统演进,派生新意和新貌; 或是对传 统审美观念从新的角度作深入的反省和回顾,对传统艺术从新的要求作再认识,在风格样式、精神内涵 上重新构筑传统。全面系统的、深刻广泛的以创新 思想推进羌、藏传统民俗文化汇入现代社会的大潮。从而构成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观念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拓宽发展创新的路子。羌、藏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 没有在传统和现代二者之间划鸿沟,而是在努力为成熟后“定形、封闭、僵固”寻找裂变和革新,它不单 是一种主观激情,更多的是一种客观规律。从开拓 题材内容和更新技法手段的外层次转移,深入到对 美学思想、审美意志实现的内层次探索。通过形式 和内容的和谐,实现美的境界开拓。把羌、藏传统民 俗文化从一种艺术形式的建树引入到一种艺术本质 的完善,在不脱离传统的前提下积极走向现代。 

( 三) 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开发与利用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生产 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传统有本质的必然联系。羌、藏 传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脉络清晰,但在 外来文化、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思潮的冲击下,也 面临着传承淡化和逐步消失的危机。因而当代羌、 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总体上仍呈现出一种萎缩的状 态。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 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是维护民族文化的核心 

民族语言系统的传承保护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 心和生命,是一个民族独有的身份认证,语言没有 了,文字消失了,文化就无法完整保存,民族也就失 去了特定意义。所以,对羌、藏民族独特语言、文字 系统的研究、整理和保护应该是灾后重建诸多事项 的重中之重,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由 于历史的原因,羌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 族,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古老的原始宗教传播 模式“释比”文化为代表,全凭“释比”口传耳授,以 师徒传承的方式来完成。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及现代 文明的冲击,大多数羌族民众已走出深山,与外界的 联系频繁。为了融人现代社会,当今的多数羌族民 众已经习惯于说汉话、着汉装了,在年轻人群体中, 汉语已取代了羌语,并逐渐疏离了自己的母语环境。原始宗教从业人员“释比”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羌族独特的语言和传统口授经典的传承岌岌可危。 

2. 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重建、恢复、倡导是传承 的基础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有的乡土民族文化与 风俗习惯,羌族和藏族也不例外。这种独有的传统 风俗同质是各民族民众心灵的纽带。没有了对传统 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认同,就没有相互间的认同感; 就 不会有民族的凝聚力。而且,这种文化风俗也在一 定层面上起着教化本族民众,传承民族精神风骨,宣 扬民俗伦理道德,塑造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任何 文化风俗能够长期自然地维持下去,必然反映它具 有某种特定的社会功能,能反映民众某种特定心理需求及认同。在这种独特文化氛围长久地浸润熏陶 培育下,产生了诸多灿烂辉煌、形式多样、独特奇美 的羌族和藏族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民族的 发展,维持着社会的和谐。这种习惯对民众心理的 影响作用和民族性格及精神的形成,是其他形式手 段不能替代的。所以,加强对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 研究学习,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民族繁荣昌盛的必 要条件。

如何重建、恢复传统风俗习惯,才能让广大的羌 族基层民众自觉地维护传统,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 认同感、自豪感,并自觉传承和发扬光大,是需要认 真思考的问题。传统文化风俗的重建和恢复不是简 单的复制或移植就能完成的,其本身就是人们在共 同生活中通过千百年地不断磨合而形成的。有学者 一针见血地指出,刚刚重建完成的几个灾毁村寨及 北川新县城等项目,如果不在后续建设中注重羌民 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充实、跟进,只会落难成“穿着光 鲜漂亮外套”的乞丐或“穿衣戴帽的空壳工程”而 已。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重建、恢复、倡导是北川羌 族和白马藏族重建的基础,也是民族独特文化艺术 得以重生、延续、繁荣的根本保证。 

3. 羌、藏民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品牌建设 

品牌是一种商品,透过顾客生活中的认识、体 验、信任及情感,争到一席之地之后所建立的关系, 用于识别一个或多个群体产品和劳务的名称、术语、 象征、设计及其组合与其他产品或劳务的区别。[21]

现代国际竞争是文化与品牌的竞争,故建立传 统民俗文化品牌是保护与开发的又一举措。我国对 于品牌建设的观念相对落后,这是我国民俗文化传 承发展的一大障碍。由于品牌的缺失,我国长期只 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赚取制造环节的低额利润,特 别是民俗文化似乎与低档廉价同名,民俗文化的拥 有者和从业者缺乏将传统民俗文化加以推广的品牌 意识。因此,民俗艺术必须整合资源优势,打造民族 品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的整体发育还不成熟,呈 无序盲目发展状态,规模小、竞争力弱、技术落后、品 质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传承的效率和质量; 经营模式 传统滞后,创新意识微乎其微,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 和开发策略; 导致在市场竞争中上百年的孙悟空永 远战胜不了米老鼠的现象。[22]

从保护与开发的显性和隐性两大内容分析,民 俗艺术品牌建设不仅体现其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挖掘保护民俗文化内涵与文化底蕴。品牌化建设是 羌、藏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突围的关键所在,以统 一的形象和周密的计划执行自己的开发策略,这对 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23]

4. 以乡土文化产业开发、传承、保护优秀羌、藏 民俗传统文化 

在灾后重建进程中,我们可否尝试引导广大羌 族和藏族民众以乡土文化产业形式,发掘传承优秀 民俗传统文化产品,以市场化机制整合已被大地震 和现代文明冲击得千疮百孔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资 源,开发适合时代审美要求又不失浓郁民族风情的 乡土文化产品。以具备较高艺术水平的乡土文化产 品引导广大群众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喜爱及回 归。同时,又以乡土文化产品的市场回报激发羌族 民众对本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创新。在我国社会正 逐步由工业化转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羌族 和藏族地区独有的人文资源或自然生态资源,合理 开发和引导乡土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将羌、 藏民众从“单一”的“务农打工”潮流中分离出来,进 行乡土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实现羌、藏乡村由原始 的农耕经济形式向现代新农业文化经济新形式转 换、过渡及探索。 

总之,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羌、藏传统民俗艺术 是个系统的文化工程,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多民族的融合,人们 生活方式、习惯、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加上经济的 转型、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对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 术的传承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传统民俗文化艺 术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尊重民 族文化的前提下,遵循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经济、 环境和社会等各方面效益统一的原则,并在发展中 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光大,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 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发展《川北羌族与白马藏 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唯一途径。

责任编辑: 奚劲梅


注释: 

(1)“5·12”汶川大地震: 即 2008 年 5 目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 8. 0 级地震,地震造成 69227 人 遇难,374643 人受伤,17923 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 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一 次地震。

(2)白马藏族: 在四川平武县西北部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 关 4 个藏族乡境,聚居着一支古老的民族,通称白马藏族。

(3)“释比”: 汉族称端公,西羌族不同地原的称呼又有好几 种,“许”“比”“释古”“释比”等。是古老的羌民族遗留至 今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释比”者是羌族中最 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 

(4)“㑇舞”,“㑇”为为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方言,意译即面具 之意,亦称吉祥面具舞。起源于“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的原 始社会时期,有祭祀神灵,祈求保佑和驱鬼避邪之意。 

(5)黄升峰: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研究》,《文 艺生活》,2010 年第 13 期。 

(6)“尔玛”“尔麦”: 羌族自称“尔玛”“尔麦”或“日玛”“日 麦”,这是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变化,意为“天之子 民”。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外族称之为" 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 

(7)白石崇拜: 是羌族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 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 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 等。分别代表天神、火神、山神、青苗土地神等。 

(8)羱羝崇拜: “羱羊”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角野羊, 按照《辞源》的解释,羱羝单指大角牡羊。羱羝的肉可食,皮 可衣,毛可编织,又可作运载工具,与藏族先民的生活、生产 劳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把它当做神灵来崇拜。 

(9)雕楼建筑: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最著名。羌语称碉楼 为“邛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 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式。

(10)羌笛: 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流 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两管数 孔( 现在多为六孔,) 用当地高山油竹制成,双管并排用线缠 绕连结在一起。全长 13 ~ 19 厘米,管口直径 2 厘米左右, 笛管上端装有 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羌笛主要用于独奏,有 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广泛,长于传达羌人的思念向 往之情。 

(11)羌绣: 即羌族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用五色丝线完成的民间 手工刺绣,是羌族传统民间手工艺形式。 

(12)羌历年: 即羌族新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一般为三天。 

(13)瓦尔俄足节: 汉语俗称“歌仙节”或“领歌节”。因为是完 全由羌族女性参加的习俗活动,又被称作“羌族妇女节”。 

(14)自然崇拜、万物有灵: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是以 人格化的或神圣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为崇拜对象的自然宗教的基本表现形态。万物有灵论是一种相信某种神灵能 够使物体具有生命现象的信仰,即信仰所有物体都有神灵和 未来的存在。

(15)柴永柏: 《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与利 用研究》,《音乐探索》,2012 年第 2 期。

(16)桃坪羌寨: 位于四川理县境内,被人们誉为“神奇的东方 古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 羌寨落。是“依山居止,垒石为石”的典型杰作,更是羌族建 筑史上的“活化石”。

(17)四川音乐学院宣传部: “感恩·奋进”系列活动大型舞蹈 诗《震撼》在京隆重举行”,《音乐探索》,2010 年第 2 期。 

(18)四川音乐学院宣传部: “大型交响音乐《生命》在京奏响”,《 音 乐 探 索 》,2 0 1 0 年 第 2 期 。 

(19)羊角花是羌族人民对杜鹃花的别称。

(20) “ 四 位 一 体 ” , 是 指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建 设 、 政 治 建 设 、 文 化 建 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 要求。

(21、22、23)黄升峰: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研究》,《文艺生活》,2010 年第 13 期。

 

参考文献:

[1]柴永柏. 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艺术的综合开发与利 用研究[J]. 音乐探索,2012( 02) .

[2]柴永柏. 汶川县羌族服饰与刺绣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崛 起之路———汶川县“5·12”特大地震灾后科学重建研究[M]. 成都: 四川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2010.

[3]李琰. 浅谈灾后重建过程中羌文化的保护[C]/ / 情系尔 玛—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论文集.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4]张雪娇. 白马藏族“舞”的保护、开发与利用[J]. 音乐探索,2011( 04) .

[5]黄升峰.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研究[J]. 文艺生活,2010( 13) .

[6]刘芬. 北川羌族民歌与平武白马藏族民歌之比较研究 [J]. 作家杂志,2010( 02) .

[7]邢晓瑜. 论羌族民间舞蹈中的原始文化遗存价值———兼谈拯救古老的羌舞刻不容缓[C]/ /首届中国舞蹈集文论集.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8]范欣. 试论羌族服饰与刺绣的史学意义及重建策略[J].四川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 02) . 

版权所有©白马人网www.bmaren.com      蜀ICP备17025892号-1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白马人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