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草地乡:以白马秘境之韵,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发布时间:2023/11/17
阅读:594次
 

今年来,草地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州委、县委系列全会精神,立足“白马民俗文化体验区”发展定位,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优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文化+民族团结”新模式,运用好本土特色文化力量,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以文培元,民族团结聚合力。健全机制压实“担子”。坚定党领导文化发展原则,把白马文化传承保护纳入党委议事重要内容,定期召开专题会、研讨会研究部署白马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建立党委推动、支部带动、党群联动的保护传承工作机制,落实党委书记为第一带头人职责,全面压实文化保护传承责任,不断找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的“点子”。深度挖掘打好“底子”。充分发挥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示范作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立足同时拥有“登嘎甘㑇(熊猫舞)”、㑇舞、南坪曲子和川西藏族山歌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组织土专家、白马文化爱好者、文化传承人等深入挖掘民族历史渊源、服饰、习俗等文化底蕴,充分彰显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锚定方向走好“路子”。树牢“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理念,科学擘画“白马民俗文化体验区”发展蓝图,通过党委统筹、政府组织、群众参与、吸引企业的方式,大力挖掘传承保护优秀白马文化,着力建设一站一室一基地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白马文化有机融合新路径,让民族文化“火”起来,让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更具活力。
以文弘业,文旅融合强支撑。打造白马元素微景观。聚焦“白马民俗文化体验区”发展定位,以整乡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坚持与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深入挖掘白马文化元素,精心打造3个民俗文化广场,积极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白马文化展陈馆、非遗传习所等文化阵地,建设白马文化精神堡垒、雕塑群等10余处,提档升级白马文化主题生态农庄3家,构建步步有景、处处动情的白马文化生动画卷。推出特色旅游精品线。以白马文化保护传承为主线,积极培育熊猫舞非遗文化演艺、涂墨狂欢民俗文化体验、白马山寨休闲观光游赏等新兴业态,将民俗风情展示、文化演艺体验、特色餐饮民宿、古朴传统建筑等特色景观串珠成线、完美融合,创新推出亲近自然观光游、白马文化沉浸游、特色农庄休闲游等精品游玩路线,打造集“休闲观光+文化传承+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游玩打卡新地标。丰富服务要素强保障。全面提档升级3个白马特色农庄,围绕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服务管理水平等开展技能培训,做优做精白马特色美食,其中:白马烤鸡曾在央视七台滚动播出。创新开发白马刺绣、白马服饰、白马木艺雕刻等文创产品10余种,精心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闭环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以文铸魂,文化赋能树品牌。凝练精神聚合力。把白马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作为推动全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全力创建白马文化实践教育研学基地,积极培育省、州、县各级文化传承人25人,培育白马文化爱好者、土专家50余人,党委统筹开展白马文化大讲堂,深入讲解白马文化起源、民俗风情文化等重要内容,凝练讲仁爱、重民本、敬自然、崇正义的民族文化精神,全面增强白马文化保护传承信心和决心。特色活动展魅力。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引擎,由党员干部带头,组建白马文艺展演队,创作白马民俗舞蹈《㑇舞+熊猫舞》《劳动号子》等特色文艺作品,扎实举办白马文化小剧场、“涂墨狂欢节”“敬老节”、民族团结进步月等主题活动30余场次,用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和民族竞技活动,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不断增强草地乡文化软实力。传承发扬激活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宣传白马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拍摄白马文化特色宣传视频10余条,动态推送白马文化小知识,把白马文化保护传承纳入村规民约,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全力打响“白马秘境·云上草地”金字招牌。(来源:九寨沟县政府办)

版权所有©白马人网www.bmaren.com      蜀ICP备17025892号-1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白马人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